主页 > 学习

对未来职业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应该怎么实现)

闻人诗霜 2022-04-19 16:10:00 6417次

先想象一下你自己50岁时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会是一个价值100亿市值公司的企业家,然后想一下管理一个市值100亿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什么会是你的局限,什么会是你的优势?

关于职业规划,以前看过一个观点,那就是要有格局。

先想象一下你自己50岁时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会是一个价值100亿市值公司的企业家,然后想一下管理一个市值100亿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什么会是你的局限,什么会是你的优势?

因为这笔账很容易算,假设你现在真的已经50岁了,而且也在管理着一家市值百亿的公司,那么让你对30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说你会怎么说?

当然会叮嘱一下,什么能力你要早点准备,而什么缺点最好早点改正,这样的话此时就不是100亿,也许是1000亿了。

同样的,盯着50岁100亿公司掌门人的目标,就可以去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能力,一段又一段的积累,从而落实到20岁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毕竟100亿市值公司的出现靠努力可不行,还得靠好运气,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好运气,而是连续的好运气,所以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很少真的有人会把这个定为职业目标。

但是这个例子背后的观点却很受欢迎,所谓职业规划,就是要在远处定一个锚点,然后一步一步去拆解,一点点去完成。

就像登山一样,那座山已经选好了,接下来就去规划登山路线就行了,而且这条路不行就可以换一条,山顶就在那里,等你去攀登。

这样的职业规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生涯规划师的建议里都能找到。

时间缩短一点,每一个组织里管理者给员工做规划的时候思路也一样,探寻你的长期目标,然后分解成短期目标。比如入职的时候问你准备在这个公司呆多久,三年?那么这三年在你的整个人生规划里又是占据了什么位置?

一点点长遥远的确定性,一点点落实到附近的确定性,让你一步又一步的走向那个确定的终点。

不过最近十几年,这样的职业规划开始变得不在那么的有用,特别是在新兴的行业里面,为什么呢?

因为确定的职业规划前提,是那座山依然还在,还值得攀爬,一个个确定的行业,一个个确定的职业依然存在,这样才值得你去把它定成目标。

但是最近十几年,企业的生存时间越来越短,新生企业的平均寿命才2.9年,中关村的创业企业平均不到一年。行业呢?曾经的金饭碗金融行业优势早已不在,红红火火的程序员们高薪了十几年也开始走下神坛,35岁危机逐渐开始收割。

15年前选了计算机专业和现在选计算机专业,面临的命运完全不一样。

职位也一样,新兴行业出现以后,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打破了传统的职级体系时,可以说是总监满地走,经理不如狗,所谓的职级背后的公信力也在被打破,“总监”两个字带来的名和利也早已今非昔比。

企业不在长久,行业也不在长久,职级也变得不在那么重要以后,传统职业规划里的那个确定的目标不存在了,你想要爬山,也不一定有山让你爬了。

好不容易锚定了一家公司,想要5年爬到总监,要么还没到3年人家倒闭了,要么突然发现总监不值钱了。

好不容易进入一个行业,想要在这个行业大干一番,两年后发现这个行业人才正在往外流,进来的越来越少,裁员的裁员,倒闭的倒闭,奋斗也没有了意义。

山不在了,爬山还有意义么?

所以现在的职业规划路径得换个思路,按照古典老师的比喻,得从爬山模式调整成滑雪模式,滑到哪里是哪里。

是滑雪,而不是滑坡,滑雪是有意识的,有装备的,有技巧的一条又一条的赛道切换,找到最让自己舒适的职业赛道,从而滑的最舒适,滑的最远,成绩也最好。

滑坡不一样,是被动的,是滑到哪里是哪里。

如果说爬山是被目标指引着的爬坡之旅,那滑雪就是由内心指引着的修行之旅,在滑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技巧,然后去尝试一条条更加有挑战的赛道。

我们这一辈人,大概率上会有3-4个行业,7-10份工作,也就是意味着你会滑过3-4个大坡道,7-10条雪道,怎么滑,怎么跳,最后滑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条道上,不断延续职业这条路。

滑的越远,越长,你的人生自然也越丰富。

滑的越舒服,越开心,你的人生自然也就越幸福。

那么怎么才能不滑进坑里呢?

那自然是要得学会避险,怎么学会避险?

其实就是滑雪技能本身, 也就是职场生存生涯中最关键的几项,职业素养,终身学习,时间和精力管理等等。

然后最最重要的,是有随时换一条赛道的勇气,随时跳出舒适区的心理准备。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1.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