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就业

护理的就业前景(护理专业是做什么的)

拓跋诗蕊 2022-03-27 15:10:05 5659次

护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九成以上进入“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类职业”(本科:92.7%,高职高专:92.3%)和“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本科:92.7%,高职高专:91.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催生和带动“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护理专业人才需求成为增长热点。

麦可思研究发现:护理类专业本科生在当下就业市场上颇为抢手,就业率超过95%;九成以上护理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从事医疗保健相关工作;近三届护理类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呈现较快增长;“收入低”是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高职高专生的该问题尤为突出;本科生因能力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明显。

基本发现:

抢手!护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九成以上进入“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

麦可思研究显示,2015~2017届护理类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从不同院校类型看,就业市场上护理类专业本科生较高职高专生更为抢手。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为95.1%,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90.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毕业半年后未就业的护理类专业高职高专生有较强的就业意愿,其中73%仍在继续寻找工作。在护理人才短缺的情况下,找到制约这一群体实现“毕业即上岗”的原因是弥补人才缺口的一个有效途径,需要作为护理专业人才供给双方的高校和行业共同努力。

研究显示,护理类专业毕业生中九成以上都能学以致用。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高职高专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达到95%、92%。护理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类和行业类分别主要集中于“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类职业”(本科:92.7%,高职高专:92.3%)和“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本科:92.7%,高职高专:91.2%)。

就业不满意群体中,因能力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者约占三成

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和认可有利于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服务质量。研究显示,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高职高专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3%、64%。其中“收入低”是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高职高专生该问题尤为明显(75%),比全国高职高专(65%)高10个百分点。

对护理类专业本科生而言,导致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诸多因素中,“工作能力不够造成压力大”(31%)和“工作不被领导认可”(14%)问题相对明显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分别比全国本科高9个和7个百分点。护理类专业高职高专生因能力不足工作压力大导致就业不满意的比例也有27%。

找到专业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的差距并加以强化,是护理人才培养中亟需改进的环节。

近三届护理类专业毕业生月收入增速快 就业三年后薪资普遍翻倍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提升,护理类岗位用人需求的增加是否意味着护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收入将“水涨船高”?

数据分析显示,近三届护理类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月收入为4322元,较2015届提升691元,增长率为19.0%。2017届护理类专业高职高专生月收入为3537元,较2015届提升566元,增长率为19.1%。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与全国平均月收入相比,护理类专业毕业生还是处于劣势。

从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增长情况看,护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实现翻番,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2014届护理类专业本科生三年后的月收入为6920元,较半年后时增长了3707元,涨幅为115%。2014届护理类专业高职高专生三年后的月收入为5319元,较半年后时增长了2666元,涨幅为100%。

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强 八成以上毕业半年内未发生离职

就业稳定性强是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数据显示,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为12%,高职高专为1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23%,高职高专:42%)。

对2014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雇主数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护理类专业三年内的平均雇主数最少,本科为1.3个,高职高专为1.8个,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2.0个,高职高专:2.4个)。

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初期就业稳定性强,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对毕业生自身发展来说无疑都有很大益处。接下来可能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更长远的职场发展中帮助从业者更好地拓展成长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护理人才队伍稳定性建设,而且也有益于行业更好发展。

数据说明: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30.6万。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7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8.9万。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6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5.0万。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研究,于2015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4万;2017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回收全国样本约8.2万。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1.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