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

千年古墓挖出活女尸(千年古墓中的神秘妇人)

漆雕问柳 2022-07-07 09:10:07 5683次

200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考古学家对一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令考古学家惊讶的是,其中一个木棺材竟然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非腐败女尸。更可怕的是,在打开棺材的那一刻,女尸竟然发出一声呻吟,让现场所有人都发抖。

2002年7月7日下午,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处基建工地上,一个挖掘机司机在施工过程中突然挖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起初以为是大石头,当拂去坚硬物体表面的泥沙,却是一具一看就上了年代的棺材。

连云港是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发掘过多处汉朝古墓。施工师傅们不敢再继续挖下去,他们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当地很快派来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施工现场。

经过对古墓形制的观察,工作人员判断这是西汉时期的竖穴土坑墓,结构为一穴两椁四棺墓,南椁室内单独放着一具棺材,北椁室内放着三具棺材,其中的一具棺材因为施工人员的操作,已经被移出棺椁。

当天只做完了基础的梳理工作,天色已晚,警方封锁了现场,派人把守。7月8日,博物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来到了现场,对几具棺材进行清理。北椁室内的三具棺材分别被编为1,2,3号,被施工人员最早发现的就是3号棺材。南椁室内的棺材是4号棺材。

四具棺材,除了2号棺是男性,其他三具棺材的主人都是女性。

其中,1号和4号棺材里的尸身只剩零星的骨头。2号棺材里躺着一具男尸的骨架,男棺的椁板内侧刻有“东公”二字,这是一种尊称,男主人的姓名里应该带有东字。

男主人的陪葬物品包括了梳子,毛笔,剑等,让人感叹的是这些物品历经千年时光,依然保存完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

7月9日,工作人员准备打开3号棺,却发现很难撬动3号棺,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撬开三号棺的缝隙。

为了提前判断里面的情况,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缝隙往里面看,却因为突然看到了白白嫩嫩的脚趾,忍不住叫了出来,让人赶紧通知周馆长。

当时周馆长正在电脑前查资料,却听到同事慌张喊道“棺材里有人!”,这话没头没尾的,把他吓一跳,赶紧起身去一看究竟。

大家最终撬开了三号馆的棺板,里面躺着的尸体有别于另外三具,不经意间望去,就仿佛一个活人躺在那里睡觉,浓密的头发,安详的神态。

女尸的皮肤保存完好,用手轻轻按一下,甚至能感受到肌肉的弹性。女尸的肤色白里透着粉,在工作人员的回忆中,甚至比现代人的皮肤还好。

女尸完全被曝光到空气中后,她的外貌瞬间就发生了变化。尽管他们将女尸及时地浸泡在了溶液里,但和之前的样子已经有所差别。

当时正是炎热的7月,地上的高温和氧气对于一具长期处在潮湿封闭环境的千年女尸来说,是不友好的。

工作人员从女尸棺材中找到了一枚青铜印章,印章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小乌龟。乌龟象征着长寿,因而受到古代人的青睐。

印章上刻着几个字:凌氏惠平。凌惠平就是女尸的全名,一个很美的名字。通过这个并不土气的名字可以判断,凌惠平的父亲应该是读过书,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专家通过对骨头的鉴定,判断出凌惠平身高有158,这在古代是绝对的高个。

她的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后来对凌惠平的相貌进行了还原,可以从图片中看到,凌惠平有着讨喜的小圆脸,大眼睛,柳叶眉,标准的美女长相,因此被赵教授称为绝代佳人。

身份之谜:

凌惠平的棺木里除了青铜印章上的字清晰可见,没有找到更多文字记录,但通过2号棺的发现,可以得知,凌惠平是官太太。

2号棺材中出土的木牍上面详细记载着男主人去世后, “东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员都来参加了葬礼。2号棺材同样有一枚青桐印,比凌惠平的青铜印略大,只是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

在汉朝,只有年俸禄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龟钮青铜印,男主人是职位不低于太守的官员,至于凌惠平为什么也有青铜印,西汉时期,女性也能封侯,凌惠平应该也被封了侯。

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对男主人的颅骨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判断出男主人五官英俊;通过测量男主人的股骨,推断出男主人的身高有175;从牙齿磨损程度和颅骨缝隙判断出男主人的年龄有50来岁。

凌惠平和丈夫年轻时都是俊男美女,两人年龄相仿,没有较大年纪差,这样才能在最好的岁月遇见最好的你。

时光穿越回2000多年前,凌惠平和她的丈夫一定也曾有过一段幸福温暖的时光。转瞬间,沧海桑田。

人类的悲和喜在历史长河里显得过于渺小。

不腐之谜

凌惠平的棺材和其他三具棺材,都是用的一样的保存技术,仅仅只是在椁板上有一层膏泥,其他三具尸身早已被岁月无情地侵蚀,凌惠平的尸身却能历经2000多年时光,依旧完好如初。

这样的湿尸,在凌惠平被发现之前,只出土过两次,都在我国南方,一具是著名的湖南马王堆女尸辛追夫人,一具是湖北荆州的西汉男尸。

在过去,古人为了保持尸身不腐,想尽了各种办法。尸身入殓之前先用特制的香汤清洗一遍,再用酒擦洗,这谈不上毫无依据。

科学研究表明,酒精在封闭的棺椁里面挥发会让里面的氧气大幅度的减少。用布层层裹尸,有助于防止空气进入尸身;西汉许多贵族喜欢用玉当陪葬品,只因为他们相信玉能让尸骨不朽。

辛追夫人就是厚葬的典型,她的家人费了一番心思,去保护她的尸身。辛追夫人的棺材外面,放置着上万斤的木炭,厚厚的白膏泥层,还有厚厚的推土。与之相比,凌惠平的棺材保护条件如此简陋,那么,凌惠平棺材里的棺液是否起到了作用?

大量的棺液是来自地下水长年累月的渗透,还是凌惠平下葬时专门注入的?从历史考据的角度,古人不会注水进棺材,他们只会想方设法地防潮防水。

专家通过提取棺液的成分,发现其pH值为7.55,呈弱碱性,碱性棺液是细菌生长的乐园,和辛追夫人棺材里的酸性棺液起到的作用截然相反。

既没有好的地理环境,也没有优越的内部环境,只能说凌惠平的尸身千年不腐,是一个奇迹。

中国的丧葬文化由来已久, 但随着时代在进步,身后事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土葬到现在的火葬,海葬,花葬,树葬等,大家越来越追求简单,环保。

许多年轻人不再谈死色变,来人间走一趟,如果收获的喜悦比痛苦多,其实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1.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