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学习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学习 做法不当可能好心办坏事

纳喇骊颖 2022-05-19 20:10:15 6403次

家长的4种行为,对高考生看似鼓励却有反作用,别好心办坏事。过于关照考生的生活,反而是种打扰;经常说“你一定能考好”,学生听到并不觉得是鼓励;经常跟其他同学或亲戚家的孩子比成绩;花大量精力和成本,为学生“祈福”。

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转眼间离今年的考试还有不足一个月时间。同学们在最后冲刺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成绩好的同学要保持优势,很怕些许的松懈就被超越。而模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把希望寄托在最后的努力上,压力都不小。

这个时期,高三生也可能产生更多的情绪波动。作为家长,我们没有能力在辅导上对他们做出帮助,但生活中还是可以起到不少作用的。

不过有些家长原本是好意,想要尽量在精神上支持考生。可因为代沟或者反向思考的意识不够,反而令学生反感。我们来谈谈经验吧。

家长的4种行为,对高考生看似鼓励却有反作用,别好心办坏事

过于关照考生的生活,反而是种打扰

这方面母亲可能做得比较多,她们对学生的饮食健康和营养非常关注,不仅每天精心做出各种花样丰富的饭菜,连水果零食也很齐全。这当然是很负责任的表现。

但家长要注意分寸,在她们学习的时候,不要一次又一次地进屋送吃的。复习很需要专注,常被打断学生们容易烦躁。倘若考生对食品一口没动,或许就是默默抵抗。

经常说“你一定能考好”,学生听到并不觉得是鼓励

很多高三生家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相信你一定能考好”,或者“一定能考上某某大学”。看似是种鼓励,其实却可能有反作用,可别好心办坏事。

高考的压力本来就不小,学生听完可能会更加觉得,一旦考不好就辜负了父母的厚望。相比之下,减少思想负担,在考场上更容易发挥出色。

经常跟其他同学或亲戚家的孩子比成绩

一些家长即使在学生高中阶段,陪读也会花不少功夫。他们很了解各科的考试形式和难度,虽然自己不会做,但子女学习什么水平却了如指掌。

但这类家长要注意,尽量少去拿高三生跟其他同学或亲戚家的孩子相比较。比如自家孩子水平在二本,却常说某某能考上一本。这种“负激励”可不宜随便使用。

花大量精力和成本,为学生“祈福”

参加高考前,不少家长会特意去一些祈福的场合,为考生送上自己的祝福。还有人在高考当天,专门做些寓意好的菜品,或者让自己和考生都穿上特殊的衣服。

比如粽子是“高中”的希望,旗袍代表“旗开得胜”。其实如果只是简单的形式,让考生增加良好的心理暗示也是不错。但如果家长太在意这些,反而让学生感到很麻烦。

高三生家长,可能体会到了“小心翼翼”,以后回想起来也是独特记忆

其实不用笔者多说,想必不少高三生的家长,就体会到了家有高考生以后的“小心翼翼”。同学们学习压力大,性格可能也有变化。

老师开家长会时也一再强调,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少跟学生争吵。有时就连老师们,遇到学生发脾气的情况,也可能选择包容。

家长把高三生接回家后,有时更是“大气都不敢踹”。生怕自己多关心一句,就被学生嫌唠叨。万一吵架他们放弃学习,甚至离家出走,就更麻烦了。

所以,这个阶段或许很多高考生的父母都在默默付出,包容着子女在备考过程中的一切。有位母亲直言,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这么“卑微”。

不过,她也不是在抱怨,反而是一种调侃。经历完子女的高考,再回想起高三时陪伴他们的点点滴滴,想必这些都是很独特的记忆吧。

高中毕业生直言,高考后自己的家庭地位明显下降,叫人捧腹

或许高三生家长们在陪读时,已经忍了学生很久。每逢高中毕业时,就有不少同学表示,自从高考结束,感到自己家庭地位骤降。

以前妈妈给做好几样菜,还很讲究搭配,高考后只留下一锅粥就出门散心去了。还有家务活,以前怕耽误学习时间都不让学生碰。

高考结束后,家里拖地擦灰的活就都交给了自己,干得不好还要挨批评。听完真是叫人捧腹,不知道读者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1.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