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学校

为什么很多人不认可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为什么很低调)

淳于娴淑 2022-04-27 23:10:08 7546次

中山大学的科研实力跟它的大学排名很不相符,并不是它没有“强”的条件,而是它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和优势,盲目摊大饼和急功近利,才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近几年中大割高学历人才“韭菜”的操作一直广受诟病。

随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近几天关于国内各高校谁最“硬核”的话题讨论在网络上活跃起来。其中,广东第一高等学府——中山大学并没有出现在2020年度的排名榜单中,作为一所在各大学排名榜单稳居国内10-15名的知名高校,实在令人意外。

要知道中山大学素来以“财大气粗”著称,办学经费一直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五以内,最近6年更是引进了各类人才8000多人,号称中国高校中最大的“人才蓄水池”,这么大动作却换回来个“鸭蛋”实在太说不过去,好歹同城的华南理工大学还凭借一项成果上榜了,排名第21位。

当然很多人说,搞科研不是生鸡蛋,说出来成果就出来,一年的数据不准,有大小年之分,应该以更长的时间周期来作对比。这话有道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中山大学近20年和近5年的数据。

先看2000—2020年的数据,中山大学以30项成果与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并列26,在985高校中属于下游水平,尚且不如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的湖南大学,也不及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

再看2016—2020年的数据,中山大学以15项成果与华南理工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重庆大学等6所高校并列52。这5年是中大经费增加最快、引进人才最多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引进的人才没有教学任务,可以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专心做科研,国家三大奖排名反而更加靠后了,且不说不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河海大学、江南大学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甚至不如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双非”大学,实在令人费解。

为什么投入产出比这么低呢?应该跟中大浮躁的科研风气有关。

近几年中大割高学历人才“韭菜”的操作一直广受诟病。自启动“人才强校”战略,虽然至今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人,远景目标更是要建成10000名博士规模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但这些专职科研人员实际上就是“临时工”,没有正式编制,3年预聘期内没有出彩的成果表现就自动解聘。

实际情况是,专职科研人员3年后能够继续留在中山大学比例很小,所以对于应聘中大专职科研人员的年轻博士来说,这3年时间只不过是一个择业的缓冲期、是一种躲避严峻就业形势的权宜之计,能够全心全意投身科研的很少。在这样的心态下,能否有产出就看个人运气了。

另外,专职科研人员多了,意味着真正投入到科研项目中的经费就少了,因为这些高学历人才薪资待遇本身就非常大的一笔支出。如今搞科研就是“烧钱”,“烧”在人身上的钱多了,“烧”在仪器设备和实验测试上的钱就少了,所以中大的经费预算看似很多,其实真不够“烧”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中山大学确实是“虚胖”得有些厉害,科研实力跟它的大学排名很不相符,并不是它没有“强”的条件,而是它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和优势,盲目摊大饼和急功近利,才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1.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